语音播报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
五河县新集中学董立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3 、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的小康水平。
4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
能力目标:
1、感悟共产主义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
2、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1 、帮助学生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2 、增进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
3、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教学重点 :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教学难点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老话题:理想 ,它是人生的可见 ,理想对人具有重要作用 。那么,请问同学们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不要有理想呢?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我们的共同理想
新课学习 :
一走进共同理想
同学们 ,结合教材图文 ,思考回答问题 :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学生思考回答
经济上: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人眉开眼笑 ,过上清闲殷实的日子 ;
政治上:民主制度极大完善 ,人民当家作主,政通人和,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
文化上: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精神生活充实 ,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
教育上 :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 ,享有更加良好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同学们 ,你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律吗?人类社会有几种社会形态?学生思考回答: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有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
提问: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学生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
提问 :我们目前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学生: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提问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学生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 、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投影 :
(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
教师讲解:实现共同理想 ,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只有实现了共同理想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实现最高理想 ,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为实现共同理想 ,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
提问 :“三步走”战略部署?
学生 :回答略 ,教师总结,引出标题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白板出示 :漫画以上漫画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 、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思考回答:我国目前的小康有何特点?
生答: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师讲解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 ,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按照世界银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人均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 。我国2002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接近1000美元,排名世界第140位 。
所谓“不全面” ,以生存消费为基本内容,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还比较好 ,但教育、文化等生活方面的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还比较落后 ,人民群众对文化 、体育特别是高等教育 、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还没有普遍得到满足 。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 ,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 、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还很大。
教师 :党的十八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回答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 ,学生回答: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 、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 。
教师问: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 ,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巨大的优越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 、全面进步的事业 ,和谐是共同理想的目标之一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来学习下一标题 。
三共创和谐伟业
和谐社会的提出(有着深厚悠久思想渊源)
(1)中国先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和为贵——孔子
兼相爱——墨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西方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和谐最美 、公正即和谐 、理想国、和谐公社
和谐社会的提出
和谐社会”有深厚悠久的思想渊源。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宏伟蓝图 、具体要求)
1、民主法治
2 、公平正义
3 、诚信友爱
4、充满活力
5 、安定有序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具体解释见P118相关链接
构建和谐社会 ,中学生怎么做?
1 、在学校 :遵守《中学生守则》 ,尊敬师长 、团结同学 ,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
2 、在家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团结邻里。积极为父母分忧解愁 。
3、在社会 :遵纪守法,文明礼貌 ,保护环境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努力做合格公民 。
由此可见:和谐社会 ,人人共享 ;促进和谐 ,人人有责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我们的共同理想,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明确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认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不同特点 ;认清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 。增进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巩固练习(详见白板)
一选择题
二思考题
板书设计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走近共同理想
1最高理想
2共同理想
3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关系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总体小康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共创和谐伟业
1和谐社会的内容
2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