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报
● 徐 烈 张桂芬
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共享的研究与探索
一、资源建设与资源共享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一)资源建设的内涵
关于“资源建设”这一名词并无统一的定义 。资源建设应该包含硬件环境建设 、软件环境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等几部分组成 。
硬件环境建设是指实验室 、实验设备 、计算机硬件系统、图书馆 、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 、教学设备;软件资源建设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广,包括课程资源建设 、网络资源建设、制度建设和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内容;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的内容相对简单,但却最为重要 。因为硬件环境建设与软件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建设的水平。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主要包含教师的培养 、培训,教辅人员 、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等方面;资源共享的含义就是通过某平台让大家共同享用具有通用性的优质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
(二)资源建设是资源共享的基础与前提
资源共享是建立在优质资源基础之上的,资源建设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而资源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资源共享的实现。在教育部的主导下制定各类政策,提高各高校及高校继续教育建设优质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形成以国家为主的多渠道资金来源,各高校在资源建设方面建立激励制度,保证资源建设的顺利开展。
只有逐渐丰富和增加可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只有在优质资源充足、丰富的情况下,才能推动共享的普遍开展 。没有建立起优质教育资源,也就无从谈起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因此资源建设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三)资源共享有利于资源建设的良性发展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节约成本投入 。目前情况下,参与教育资源建设的各高校都是各自为战,从硬件建设到教学支持服务的进行等等都是独立组织与实施,这就导致每一所高校都要在相关方面进行投入、重复建设 。如果能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从而有利于节约成本 。
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教育效率 、质量的提高 。教育资源共享意味着能以最小的投入来达到相同的教育目标,从而实现教育效率的提高 。
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实现教育的规范管理 。通过教育资源的共享,会推动统一的标准和制度的建立,如有关资源建设的标准,相关资源使用的方法,课程考核的方式等 。通过这种制度的统一来实现规范管理,进而保证教育质量 。
二 、实现继续教育资源共享的途径(一)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共享的范围
资源共享要遵循教育部开展继续教育的原则,也就是“先校内后校外,先资源建设后社会办学”。
扩大资源共享的范围需要建立一套共享机制作为制度保障,同时需要政府 、高校 、企业 、协会等各方积极参与。政府负责政策制定 、标准制定和宏观工作的指导。高校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主体,应该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资源建设和实施等方面发挥最重要的作用;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其运作机制也可为资源共建 、共享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其运作机制也可为资源共建、共享注入新的活力。
摘 要:通过探讨资源建设 、资源共享的内涵,提出资源建设与资源共享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文章探讨了实现继续教育资源共享的途径是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共享的范围 、拓展继续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并发展成为资源共享文化 。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资源共享的实践基础以及学院在“四院一体”的体制下资源共享方面的探索。希望通过继续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将共享文化逐渐在高校中传播 、发展,通过高校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资源建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高职;继续教育;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特别策划
第十届海峡两岸继续教育论坛专题报道
资源的共建共享从程序上来说应该是先易后难,分步实施 。第一步应实现校内外资源的共建共享,在此基础上或同时以院校自主行为的形式,主动为外校提供共享资源或主动争取共享外校资源;第二步可以整合同地区或同类型学校的资源,实现本地区和同类型学校的资源共享。
(二)拓展继续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
继续教育包含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按照授课形式的不同可划分为成人教育与远程教育,随着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通常继续教育资源共享是指课程资源和网络课件的共享,这是由于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的大量资金 、技术和人力的投入,为避免重复开发而相对较多采取课程资源共享的方法 。
各高校发展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各不相同,形成了很多种办学体制和模式 。但大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那就是下一步如何发展,如何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因此继续教育的管理模式 、资源建设情况 、发展规划 、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共享对各高校都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
(三)发展资源共享文化
开放、合作和创新是共享文化的三个特征 。
开放是共享的前提,长期形成的我国高等教育封闭式办学传统是制约资源共享的原因。一个观念封闭的学校谈不上共享文化,继续教育在开放的同时也必须坚持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使特色更显魅力 。无论是管理人员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树立起开放的教学理念,不应该在回归到传统围墙内的高等教育模式 。
合作:通过资源共享的合作再生出更多的新资源,合作是资源共享最主要的特征,它对资源共享能否实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事实上,任何一所名牌大学并不是各个专业 、门门课程、每个教师都优秀,开展校际之间的课程互认联盟,推广课程互选 、学分互认,将兄弟院校的优秀课程按一定比例提供给本校学生,不但不会削弱竞争力,反而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育质量,并增强了社会影响力 。
为推进资源共享的校际之间的合作,国家也可制定相应的政策,确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比例,从政策上鼓励 、推动校际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
创新:创新是共享文化的核心,也是发展共享文化的意义之一,在资源共享过程中,仅仅具备开放和合作精神是不够的,创新是核心特征,是资源共享的灵魂。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就是教育模式的创新,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通过对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搭建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并且在这个平台上不断创新,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普遍共享 。
三、哈工大继续教育资源共享的基础
哈工大成人教育创立于建国初期,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而远程学院成立于2000年 。在远程教育成立之初是成人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高等教育的迅速崛起,成人高等教育的补充作用已在明显减弱,从成人教育中派生出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由于市场的需求逐渐发展壮大 。远程教育学院创建时相对独立,从建站 、招生 、教务管理到毕业管理都独立完成,这即是学院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由于成人教育 、远程教育面向的学习对象都是成人在职人员,存在教学计划 、教学管理相似等特点,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学院将成人教育 、远程教育纳入统一轨道。2005年成立了国际合作教育学院,这时哈工大继续教育学院就发展成四个学院,也就是今天哈工大继续教育的四院一体。
(一)同一领导班子,统一协调发展
哈工大继续教育学院在发展和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院一体的格局,设置了同一套领导班子 。各位主管院长权利与责任明确,主管所负责学院的相关部门、对常务副院长负责 。在学院内部的运行上,从来就没有划分界限,完全是打通的 。在学院的整体规划中重视四个学院的统一协调发展,对学院资源进行综合协调 、充分利用、保证共享。
(二)按块设置部门,按需设置岗位
学院的机构设置和岗位设置都是根据发展需要而设置、且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目前学院的格局调整为业务部门 、支持部门,业务部门各属学院的四大块业务,其中培训部下设多个项目部。支持部门由学院办公室和技术中心组成,是四个学院共同的管理 、服务和技术支持部门 。
各部门岗位设置及岗位数量也是学院根据发展需要、结合各部门工作量而统一设定的 。当学院业务发生变化时会及时调整岗位设置,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互相流动、合理分配人力资源,这四个学院的人力资源也是共享的 。
(三)财务统一预算,统一核算,统一支出
学院设有统一的财务人员,各口不单设财务人员,由于财务上的统一管理,真正使四院一体的模
特别策划
式得以实施,使学院资源共享顺利开展 。
各部门根据需求对本部门工作进行统一预算,学院结合部门需求和整体工作安排进行预算的调整,按照统一的财务制度对四块业务进行统一收支管理与核算工作 。在实现精细化管理 、规范化的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建立了财务实施细则,对学院各类经费的财务流程进行详细 、具体的规定 。
(四)统一聘任 、统一管理 、统一考核
学院各部门的主任 、副主任、各管理岗位都是通过学院统一聘任产生的。
学院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确定岗位需求情况 、测算岗位数量,职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申报,学院组织统一竞聘,双向选择,在统一聘任制度下,对每个员工进行测评,统一管理 。学院对职工进行统一管理 、执行学院统一的考勤与管理办法,但负责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项目部工作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岗位目标责任制,这是针对培训工作特点而形成的,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管理与考核办法不同 。
在考核方面,除了培训工作,其他三块工作的管理岗位人员考核办法是一致的,实行绩效考核 。考核办法设有临时考核、半年考核和全年考核,全年考核采取全员职工进行互评打分的形式进行。学院对绩效考核的结果认真分析 、总结,职工通过绩效考核增强了竞争意识 、服务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水平和竞争力。
四个学院的人员实行统一聘任、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共享。
四、哈工大继续教育资源共享的实践探索
(一)远程课件的资源共享
首先,在资源建设方面,先后多次投入多媒体设备、课件制作设备、录播设备等教学设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优秀课件建设项目 、鼓励优秀教师从事课件的研发,投入一定资金对课程建设平台和管理平台进行开发,不断提高课程开发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开发各类课程 、课件 。
其次,在资源共享方面,学校遵循教育部提倡的先校内、后校外的资源共享的推广精神,将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提供给成人教育学院及成人教学函授站共享 。
再次,在课程资源有偿共享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学院将一些课程资源按照每学时标准收费的形式,向一些同类院校进行推广,鼓励兄弟院校积极使用我校优秀的课程资源 。
(二)教学条件共享,教学安排统一布置
学院自筹经费建设了教学楼、学生公寓、继续教育公寓,教学条件的改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院的办学空间大了,远程教育 、继续教育的发展更加快速,国际合作教育也有新的突破,但教学设施 、实验室仍然是学院统一管理,属四个学院共享。学院根据各口工作需求,结合学院整体工作进行布置。
(三)教学制度资源共享
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面向的学习对象都是成人在职人员,他们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是授课方式不同 。考虑二者的平衡关系,在教学制度的建设上充分调研 。第一符合政策,就是把握教育部精神;第二实事求是 、符合成人远程学生特点,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特别是在关键的制度制定上,如在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等方面,远程、成人在制度上完全共享。学院教学督导组只有一个,远程教育学院教学督导制度也是与成人教育共享产生的 。
(四)培养方案基本统一
结合成人教育学生与远程教育学院学生的特点,学院于去年重新修订了教学计划,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培养方案基本统一,今年又将配套的教学大纲统一进行修订,对成人 、远程两个学院的工作进行整体部署、统一实施。
尽管在课程资源建设和体制建设共享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是很不够。一些兄弟院校资源共享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比如今年海峡两岸四地会议的主办校武汉大学与其他六所大学创立了武汉地区“七校联合办学”联盟(简称七校联盟)的共享模式也很值得借鉴和推广;一些大集团与政府 、高校联合开发的优秀课程,在无偿或以廉价购买的方式与社会共享,这种模式也很值得继续探讨。
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在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也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
参考文献:
[1]严继昌.探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J].中国远程教育.2003, (6).
[2] 徐丹.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共享研究.中南大学.2002.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王红军】
特别策划
。